作者: 东莞市澳星视听器材有限公司
浏览: 725
| ||||
是他,组织制造出中国自己的菲涅尔透镜,尽快普及电化教学;是他,每年组织至少一次大型的献爱心活动,先后向社会捐赠了近300万元善款和物资……他就是共产党员、澳星公司董事长赵文发。凭着“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不能忘却社会责任”这种信念,澳星公司不仅勇担起社会责任,而且还赢得了市场的竞争。 为普及电化教学不懈努力 赵文发一直从事教学设备行业,有着非同寻常的缘故,他告诉记者,他深知教师长年吃粉笔灰的苦,矽肺病夺走了他最尊敬的老师的生命,“一想到这位老师就会有一种无形的责任,就想为减轻老师的劳累做些事情。” 上世纪90年代初,反射式投影仪是推广普及的一种主要设备,但投影仪的关键技术——菲涅尔透镜被少数几个国际大公司垄断,进口一片透镜,要花费近100美元。“当时筹集自己所有资金,到清华、北大、浙大找专家。经过两年的艰苦攻关,终于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菲涅尔透镜。”赵文发介绍说,比国外的涅菲尔透镜,澳星的产品不仅质量更好,成本也比进口的低4倍。 当时,澳星公司的规模不大,经济实力有限,要大规模生产菲涅尔透镜有很大困难。“是利用专利技术去搞暴利还是用于尽快普及电化教育?我内心也是斗争了好久,最终还是决定公开专利技术,让全国生产厂家都来参与。”赵文发说,不到两年,国内投影仪的规模达到一千多万台,对加快普及起了很大作用。“这个数量,就我当时公司的能力要干10多年,也就没办法加快普及。” 在赵文发的办公室墙壁上,一幅照片格外的醒目。赵文发向记者介绍,那是在全国普及电化教学工作会议上,他与教育部教学装备司领导的合影,“因为我们公开了菲涅尔透镜技术,加快了普及电化教学的速度,还得到了教育部教学装备司领导的高度评价。” 已捐赠近300万元善款和物资 赵文发始终认为,澳星公司的快速发展,澳星公司财富的获得,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爱,得益于公司员工的支持。因此,他永远对社会、对员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。 现在的澳星公司,俨然一个温馨的家。公司不仅配置了电影院、电子阅览室、图书室、篮球场,经常组织员工出游,还成立员工关爱中心,重视员工技能培训。公司一位员工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,他弟弟是下岗职工,又得了尿毒症。赵文发听说他做手术还差3万元钱,就马上资助了3万元,挽救了他弟弟的生命。 在赵文发的心中,还装着社会的冷暖。2006年,他带着夫人和员工代表到贵州贫困山区赫章县和独山县扶贫。看到山区群众交通不便,小孩上不起学,当即决定给赫章县希望工程捐赠款项和教学设备共计28万元。同时决定吸收安置一批赫章、独山两县的贫困家庭人员到公司上班。 澳星公司总裁办公室的陈洁生告诉记者,赵文发几乎每年都组织至少一次大型的献爱心活动,并且乐此不疲,“我们去贵州扶贫,去湖南、韶关救灾,为汶川地震举办捐助晚会等,先后向社会捐赠了近300万元善款和物资。” |